安檢門對人體有輻射危害嗎?
安檢門、X光安檢機是一種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安檢設備,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它們的輻射大嗎?會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呢?下面就來一起聊聊常見安檢設備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1、通道式X光安檢機
X光安檢機,又叫安檢機或行李安檢機。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了,它是地鐵、機場主要的行李安檢設備。其原理很簡單,利用X射線能穿透物質的能力。密度不同,厚度不同,組成成分不同,X光的穿透能力也不同。通道式X光機就是根據對各種物質不同的穿透能力,從而識別行李中的物體的。
X光機不僅能識別物體形狀,還能顯示出顏色,各種物質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像有機材料,如紙、衣服、以及各種食物,通常顯示橙色。而混合材料和輕金屬,比如含有鈉、硅、鋁材料的通常以綠色來顯示。而鐵、銅、銀等顯示為黑色和藍色。以上各種顏色,其明暗程度取決于材料的密度和厚度。
各種行李在X光機下的顯示圖像
不少人擔心,自己包里面的食物,從行李安檢機這么一過,被X光這么一掃,食物就受到污染了。這方面不必太擔心,行李安檢機發出的X光,功率很小,被檢測一次, 接受到的輻射劑量小于5微希沃特,這遠遠低于那些用于對食物進行輻照殺菌保鮮的劑量。我們吃的不少食物,其實是經過輻照的,其他國家也是,比如美國食品藥 品監督管理局和美國農業部就批準下列食物可以進行輻照殺菌和保鮮,如包裝冷藏或冷凍的紅肉、家禽、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谷物等。
根據以上資料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X光安檢機的X光直接照射人體是有害的,所以建議不要把手伸進通道式X光機里取東西。
X光安檢機的X光照射食物是無害的,相反還能起到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
X光安檢機本身輻射能量不大,而且屏蔽得非常好,從旁邊通過時對人體對行李都沒有危害。
2、安檢門
又叫金屬探測門。主要是探測乘客身上攜帶的金屬利器。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安檢門兩側產生迅速變化的磁場,這些磁場對人體不產生作用,但金屬例外,因為金屬在迅速變化的磁場下會產生渦電流,而渦電流又會產生一個磁場,當安檢門探測到這個新磁場時,安檢門就會自動發出鳴聲或閃燈,從而發現金屬物品。某些高檔的安檢門還能進一步感知金屬物體的形狀從而判斷是否為刀具等危險物品。綜上所述,安檢門是通過磁場進行被動的檢查,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照射,做個不恰當的比喻,我們可以將安檢門看作是超級簡化版的核磁機。說到這里,我想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安檢門從原理上就杜絕了所謂的輻射危害,通過安檢門,甚至一日內多次通過安檢門都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的。
不少人過安檢門時,也常有抵觸情緒,認為會對身體有害,尤其是孕婦更擔心這方面的事。孕婦關心體內的胎兒,這是很正常的心理,不過,安檢門不是X光機,它產生的只是電磁場而已,并不產生電離輻射。這種電磁場很微弱,只有1微特斯拉左右,這個數據與國家“通過式金屬探測門通用技術規范”中規定的30微特斯拉相比,相差幾十倍。另外,我們還可以這么想,安檢人員常年累月就在安檢門旁邊,如果安檢門對人體有害,相信他們會第一個不答應。
在這里,再為大家普及一下人們經常提及的輻射。輻射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前者能量高,可以使原子或分子產生旋轉和電力現象,如核輻射和X光輻射,是我們必須防護的。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輻射源,比如WIFI、手機及陽光等屬于非電離輻射,這類輻射原則上不會改變物體的性狀,但是大劑量該類輻射的危害性研究還在進行中,所以世界各國仍舊對該類輻射的產生制定了相應的限制標準。我國的安全標準規定是40微瓦/平方厘米(μW/c㎡)以下,即是安全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輻射,如主流無線路由器輻射為 24-31(μW/cm2),而主流手機待機時為17-25μW/cm2,通話時激增至93μW/cm2。我們需要指出的是,非電離輻射距離損耗極大,無線路由器的WIFI信號在空氣中傳播1米,輻射水平將下 降至 4.5-6.8 μW/cm2,傳播2米后更是下降至 0.8μW/cm2,遠低于國家標準。
總之,凡是電子產品都存在輻射的,例如手機,電磁爐,電飯鍋等等都存在輻射,但是安檢門從總體上看比日常電子商品的危害相對比較微弱,對人們身體造成不了傷害,所以不用擔心安檢設備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威脅。
3、太赫茲人體安檢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每次乘飛機,都要被安檢人員上上下下“摸”一遍,乘客不爽,其實安檢人員也不爽,不信你一天去給幾千人搜身試試。
還有,常規的安檢,不論怎么宣傳,還是會有乘客擔心輻射的問題。常規的安檢設備效率較慢,浪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所以,我們迫切需要一種不需要搜身,不會發出X光或者電磁波的安檢儀器--這就是太赫茲人體安檢儀。
在說這種儀器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太赫茲”。
中間位置的“THz”就是“太赫茲”
“太”是一個數量級單位,跟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千”、“兆”、 “吉”等等是一樣的。你的手機有16G空間,這里的G就是“吉”,而你的網絡硬盤有5T,這里的T就是“太”。
“赫茲”是一個頻率單位,所以“太赫茲”就是表示一個頻率范圍,頻率在0.3到3 THz之間,所對應的波長在1毫米和0.1毫米之間。因此,在電子學領域,太赫茲頻段的電磁波又被人們稱為毫米波或亞毫米波;而在光學領域,其被稱為遠紅 外射線。如上圖所示,太赫茲頻段的電磁波,其頻率比紅外線(圖中的紅外遙控板)還要小,同時又比微波爐中的微波頻率大。
我們的人體無時無刻不在發射出紅外線,同理,人體也在時刻發射出太赫茲頻段的射線。往大了說,任何溫度高于10k的物體都會發出太赫茲輻射。
盡管自然界到處充斥著太赫茲輻射,但是,由于不能高靈敏的探測太赫茲輻射,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這一波段的電磁輻射沒有得到深入研究。
而現在,由于技術的進步,太赫茲的研究已經很是熱門。國際上的共識是,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而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就是充分地利用了這些優點。
其原理是,既然人體時刻都在發出太赫茲輻射,而現在,技術又允許我們高靈敏地探測到這些輻射,那么,當旅客身上有危險的物品時,它就會對人體發出的太赫茲進 行遮擋,物品不同,遮擋的程度也不同,就這樣,我們就能在不“摸”不“脫”(脫衣、拖鞋)的情況下,對乘客身體一目了然了。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人體也在發出紅外線,為什么不用紅外線?
這要從太赫茲輻射的優點說起了。
首先,紅外線的穿透力不強,而太赫茲輻射則不,它可以穿透織物、紙張和塑料等。
在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前,報紙下的刀具顯露無疑。
太赫茲人體安檢儀跟以前的安檢儀器相比,優點很多,比如上文提到的,無須采用搜身等讓人尷尬的方式。還有就是,它不發出輻射,只接受人體對外的輻射,打消了乘客的安全顧慮;再有就是,它很可靠,不但能檢測到金屬物質,還能探測到陶瓷刀具、毒品粉末、液態炸藥、膠體炸彈等非金屬危險物質;它很高效,每小時可檢測500人,是傳統人工檢測的5倍左右。
優點那么多,那么缺點是什么?就是太透明了,看人體,就像看一個脫光了衣服的裸體。這對于不少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然而,這并不是不可解決,首先,可以告知乘客:坐在電腦前并“關”在小房子里的安檢員是看不到乘客本人的。
安檢員不會歪頭瞄一瞄本人,再對照電腦中的圖像,為了保護乘客隱私,這是不允許的。
如果乘客不愿意這種安檢,還可以自愿選擇接受搜身式的安檢。
安檢人員越是對每一個乘客進行仔細地檢查,就是對每一個乘客生命的負責。我們應該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安檢人員的檢查,為自己,也為大家。
相關產品鏈接:麥盾MD-600E 金屬安檢門
如需了解更多電腦辦公設備,歡迎訪問https://ibetter.com/it
- 2020-05-20
- 2019-01-01
- 2015-11-05
- 2020-06-04
- 2021-01-03
- 2020-05-13
- 2020-05-17
- 2020-03-21
- 2022-04-12
- 2019-12-06
- 2019-08-01
- 2019-08-01